主流网购平台被集体点名,药品医疗器械网
近日,国家药监局通报10起网络销售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涉及多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第三方网购平台。5月10日,14部门联合发文重力出拳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这表明,网络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将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监管与惩治。 01 重罚30万!10起网售涉医商品案件曝光 近日,国家药监局连续披露10起违法违规网络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案件。 4起涉药案件: 1、“京东便利店(中潭路精品店)”通过美团外卖平台销售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药品“EVEQUICK”,涉案药品货值金额0.53万元。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 2、“莞都旗舰店”通过京东商城销售医疗机构制剂“当红创伤乳膏”“二黄新伤软膏”,涉案货值4.29万元。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 3、网店“收拾收拾的店”“小红薯62C0BC03的店”通过小红书平台销售“民生21金维他多维元素片”等药品,货值金额0.17万元,被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4、刘某民在拼多多商城经营的“万相美肤会所”和“优美养生会所”销售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的药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涉案货值金额2.49万元。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5.1万元的行政处罚。 6起涉医疗器械案件: 1、漯河市德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在阿里巴巴网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24抗原及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硒法)”,当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2、芜湖瞳妹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在拼多多商城销售医疗器械,擅自变更经营方式、未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未按照要求展示医疗器械注册证,当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3、河北嘉越医疗器械商贸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商城销售医疗器械,擅自变更经营方式,当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4、深圳市千誉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销售医疗器械,未展示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未按要求整改,当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5、春妙(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找商网销售医疗器械,未展示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未按要求整改,当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6、厦门走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销售医疗器械,未按照要求展示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事人被给予行政处罚。 以上涉及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案件中,商家在销售过程中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多项相关法规和规定,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构成了潜在风险和威胁。这些行为包括未取得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擅自销售未经批准的药品或医疗器械、未按要求展示注册证等。 从处罚措施来看,涉及药品的案件中,罚款金额在6万元到30万元之间,力度较大,以对违法行为形成威慑;对于涉及医疗器械的案件,处罚方式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旨在惩处违法行为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02 第三方平台不是法外之地 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颁布,医药电商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渠道也由此打通,并得到发展。 近年来,随着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加之疫情影响下“互联网+”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互联网医疗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网络购物具有方便快捷、商品可选择性多、比价容易等优点,网购普及以来为大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易转移性、跨地域性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使网络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等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年12月1日,我国针对网络售药的监管办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根据《办法》,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必须是线下实体药品企业,具备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资质。 第三方平台在药品网络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规范发展的关键。《办法》要求平台设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并备案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平台还需要加强检查,管理入驻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的行为,包括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药品销售和配送等。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平台应立即停止提供服务并停止展示相关药品信息。 关于网售医疗器械,近年来,国家药监局便发起了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清网"行动,以加强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的主体责任,坚决打击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在这一背景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在进行网络销售活动时,除了持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yq/11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消费提示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委支招6
- 下一篇文章: 网购商品不达标,谁来管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