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上购物,特别是女性朋友们。虽然网购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购物诈骗”。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特点,制造了一些听上去似乎合理的“陷阱”,诱导买家中招损失钱财,套路之多令人防不胜防。

据媒体10月16日报道,前两天福建泉州警方接到市民陈先生报警,称其妻子张女士遇到了网络诈骗案。据了解,张女士在网上购买了元的化妆品。收到货物后,“客服”便主动打电话给张女士称,因产品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元。张女士一听,可高兴了,这么简简单单地就可以赚到元。

但这个钱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交谈中,“客服”告诉张女士,她只要转元到他们提供的账号,网店就帮张女士还款00元,多出来的元作为退赔款项。

张女士将这件“好事”告诉了丈夫,丈夫一听心中顿生疑虑: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程序呢?而且还涉及到网络平台借款,他越想越不对劲,当时都已经进行到输密码阶段了,他马上阻止妻子操作,并打电话报警。

警方表示,这是“购物诈骗案”。幸好陈先生反应及时,在最后关头阻止了妻子输密码,挽救了00元的损失。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如果因为一时贪小便宜就损失将近2万多元,想哭都不知道找谁哭去。

对于此事,有人表示,事出反常必有妖,好端端地退款怎么可能弄出这么一大段流程出来,不是坑是什么?所以,奉劝大家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打电话来“送钱”的陌生人。天底下哪有这么好赚的钱,如果有怎么可能轻易将这个机会送给你?

然而,很多人在看到将要得到的“钱”时,大脑都会自动屏蔽思考这些问题。张女士不是一个特例,在网上一搜“购物诈骗”就出现很多相关新闻。例如上个月,浙江一大学生报案称,接到冒充某宝客服人员的电话,称有个员工违规操作,将该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绑定,开通了钻石会员,每个月都要扣元,为期一年。遇到这样的事,事主当然要求马上解除绑定。这时对方提出要先转账多元“走程序”。该学生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很多人天生怕麻烦,一听到“麻烦事”,就先自乱阵脚,对方说怎么做能解决问题,他们就乖乖配合。骗子就是利用这样的心理,他们首先是告诉你,“对不起,给你造成了麻烦,现在打电话通知就是为了帮你解除麻烦的。但是呢,你必须按我的话(流程)来做,不然帮不了你。”甚至还会主动提出赔偿,而且金额还“不菲”。一些防范意识薄弱的人一来二去就上当了。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预防网购骗局,笔者有招数:

1.慎重接听陌生电话,在网络时代,我们的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可能早已遭到泄露。如果对方在电话里提到涉及金钱时,更要提高警惕,果断挂断不再理会是最明智的选择。

2.网购之后如果接到自称是客服的人来电,不管对方说了什么,都要主动去购买产品的网店主动联系客服,确认情况,以免被坑。

3.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小便宜的背后往往暗藏着巨大的陷阱。特别是对方告诉你要先垫付钱,这时候你就得想到可能是遇到骗子了。

4.最重要的一点:陌生人跟你谈钱一定请谨慎谨慎再谨慎!如果对方提到你已经产生损失也不要惊慌,不要因心急挽回“损失”而投入损失资金,因为说不定“首次损失”就是一个陷阱。

信息时代,不怕骗子有文化,就怕骗子懂技术。抓骗子得靠警察,防骗子还得靠我们自己有防范意识,遇到不合常理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或者及时报警求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gd/11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