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身边的创客姜钰莹
人物介绍 姜钰莹,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15级研究生,拥有国际认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国家职业高级广告设计师资质。荣获首届“艺术动人心”全国艺术彩绘大赛特等奖、上海三毛国际网购生活广场指引标识系统设计大赛点子奖等,独立设计科勒艺术厨房“宁夏”并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布。 创业企业介绍 上海绘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年10月,团队共7人,两名股东,主营艺术创作、举办个人画展、艺术作品集定制、援助心智障碍儿童艺术发展。公司前身“艺点通艺术中心”曾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创业基金、上海市研究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雏鹰计划”资助。 问答 Q1 你的创业想法来源于什么呢? 姜钰莹:我一直就跟小孩子接触比较多,于是在考研前有了最初的创业想法。读研除了想学习更多专业知识外,我还想通过在校生的身份在创业方面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及为留沪做准备。所以我一边考研,一边不断参加面试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后来选择了一家国际小学做外聘老师,一个月兼职的费用能有六七千,陆陆续续差不多做了两年,我就着手创办自己的工作室,一直到现在的公司。 Q2 在创业路上,谁对你的启迪最大? 姜钰莹:我觉得身边的人都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场地、资金、客户都需要自己想办法。不过老师和校友对我创业的帮助是最大的,他们提供给我一个免费办公场所,使我迈出创业第一步。 Q3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 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呢? 姜钰莹:我第一家机构先联系了视传系李海涛老师,通过李老师,我又认识了刘伟学长。通过不断深入合作,刘伟学长提供了三百平左右的场地,是我将想法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所以说在校人脉很重要,尤其是校友。 Q4 作为在校生创业, 如何平衡学习生活与创业工作? 姜钰莹:这个其实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靠自律和计划。研一课时比较多,主抓基础课业;研二课时降下来后,重心基本放在创业上。而我现在又要经常熬夜准备毕业论文盲审事宜,也必须下功夫。我建议,如果有创业想法,一开始就得制定短期计划,详细到每一周,接下来就会形成习惯,不断反思,靠自律一步一步执行。 Q5 是否参加过创业类型的比赛? 获得过学校或学院的相关创业指导或者扶持?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姜钰莹:是通过学校发的通知,我了解并参加了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的雏鹰计划。这个计划需要项目计划书、路演答辩等,会有30万的补助金额,不过我只申请了10万。今年参加了学校尚实创业奖学金的评选,有幸获得优秀奖。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有老师定期给我们上培训课,也会请风险投资人做经验分享。不过风投多以购买股权的方式,会参与公司经营决策,我个人觉得比较麻烦,所以先后拒绝过4个风投。总之因人而异,自行抉择。 Q6 你觉得经过创业指导和没有经过创业 指导的创业者有什么区别么? 姜钰莹:个人认为区别很大。很多人目前只是空想状态、虚拟状态,而要把想法转变成落实,是一个艰难过程。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踏出去后往往还会有后悔的情况,这就骑虎难下了,有人能提供指导策略等就很重要,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Q7 创业至今,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瓶颈? 如何克服的? 姜钰莹:我比较幸运,整个创业过程比较顺利。这主要在于自身不断完善,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等。比如拉客户经常会吃闭门羹,如何处理完全靠自己。 Q8 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想过放弃吗? 姜钰莹:有过。第一次的场地是免费的,尽管这节省了大量创业成本,但是也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客户群比较少,变相限制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我必须重新做市场调研、评估每个区的消费情况,但我当时没有这个能力,第一次想过放弃。好在我第二次选址比较成功,然而问题又来了,每年仅房租就30万元,还有装修、人员配置等,每年的盈利是用于继续投资还是索性找人“接手”,也困扰我很久。好在我已经下定好决心要自己做下去! 编者按:姜钰莹性格开朗,且做事仔细耐心。虽然她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一直谦虚低调,但她成功创业案例,让我看到了一个自律果敢的“女强人”形象。作为在校生,她懂得主动咨询出击、懂得运用校友资源、懂得在逆境时厘清思路,这都为她在创业路上扫清了障碍。 采访 伍霞、赵纹硕、韦伟 撰稿 伍霞、崔净齐 摄影 赵纹硕 排版 王怡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zl/1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法快讯2017年我院创新创业大赛一览
- 下一篇文章: 20062015品牌年度十大人物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