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以来,绍兴全面深化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攻坚破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绍兴辨识度的改革新名片。为配合即将在我市举行的中国改革()年会,我们从12月8日起推出“年度改革创新案例展示”专栏,陆续刊发优秀改革案例,展示绍兴改革亮点,讲好绍兴“改革故事”,以期激励各地各部门保持奋进者姿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

今天我们来看: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深化人才综合服务集成,构建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改革实践。

去年以来,绍兴市聚焦人才服务零散性、碎片化、流程多等问题,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成投用全省首家人才服务综合体——海智汇·绍兴国际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以“五个转变”实现人才综合服务“一门办尽一件事”,构建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海智汇”人才服务体系创新举措多次获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入选年度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

1、从“多门办”向“一门办”转变,实现人才服务“集成化”

“海智汇”高标准设置“三中心一园区一学院”,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集聚“人才服务、政策宣传、成果展示、项目对接、创业创新、联谊交流”六大功能。特别是整合相关部门88项职能,统一入驻“海智汇”,形成人才综合服务“全流程”工作清单,为人才提供“一窗受理、集中办理、专员服务、全程跟踪”的“集成化”服务。

海智汇·绍兴国际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中心

2、从“大厅办”向“网上办”转变,开启人才服务“即时化”

推行人才新政网上申请兑现,实现个政策事项“一网通办”,疫情期间推行“容缺受理”“单位代办”,实现“数据网上跑”。开启人才招聘“网购模式”,针对疫情期间人才企业招工难、用工紧问题,第一时间在“海智汇”线上平台全新打造“淘岗网”,集直播宣讲、线上对接、视频面试、用工监测等服务于一体。今年已经通过“淘岗网”平台,在全国高校举办“一校一码一招聘”场,收到简历6.7万份。

海智汇绍兴淘岗网

3、从“政府办”向“市场办”转变,助力人才服务“专业化”

着眼企业人才招引难题,创新“政府+市场”的引才服务模式。持续开行招才引智“春秋专列”,组织就业季“双创”系列活动等,打通人才招引“最后一公里”。在“海智汇”配套建设平方米的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28家“外企德科”“锐士方达”等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和14家科技转移中介机构,构建人才资源服务集群。重点打造“大咖讲坛”“HR寻宝记”等系列品牌活动,累计开展各类人力资源培训余人次。今年6月,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升级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绍兴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4.从“点式办”向“全链办”转变,实行人才服务“立体化”

主动对接人才发展需求,提供人才来绍创业创新发展“全链条”服务。在全省率先推出“揭榜挂帅”全流程服务机制,从今年6月发布首批35项企业“卡脖子”技术需求,到目前总计发布项“揭榜挂帅”项目,首批“评榜”立项11个项目,财政补贴万元,形成了“发榜、揭榜、评榜、奖榜”全套“闭环”流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积极拓展“双创”空间,成立绍兴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学院,整合近万个项目合作渠道、余位创业导师、家投资机构、余家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资源,承办中国·绍兴数字经济全球创业大赛、绍兴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训练营等人才对接活动余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名。

5、从“单项办”向“专项办”转变,推进人才服务“常态化”

围绕人才“房子、车子、孩子、本子、票子”等“关键小事”,不断完善“店小二”式人才服务。完善人才金融服务体系,召开金融服务专项例会,组织人才企业上市专题培训会,成立5亿规模的第二期人才发展基金,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综合保险,建立人才创业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完善“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更多金融扶持方案。实行人才安居等“一揽子”服务举措,市区计划5年建成2.2万套人才租赁住房。发放人才“一卡通”张,有效提升人才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集成化”人才服务

“海智汇”运营一年多来,已累计开展人才综合服务13.4万人次,办理人才事项4.4万余件,打造了绍兴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首站平台、创业乐园和重要窗口。

长按动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yq/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