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可以,步行街不行。”/wiki/Wpcpey曾经风光无限的步行街,现在已然成为了外地游客走马观花打卡的背景板。游客们冲着步行街曾经的名气而来,现场打卡之后,比起说声“百闻不如一见”,恐怕更多还是冒出来一句:“就这?”“没去过北京路,等于没到过广州。”时至今日还在说这句话的人,可能真的没去过现在的北京路。年元旦,北京路正式实施全日制步行,以步行街的身份,成为广州的标志性商圈。这里有老广风韵的建筑与美食,也有新时代涌动的华丽浪潮,一时间,北京路风光无限,是广州真正的顶流。弹指十几年,面对着广州城从未停歇的飞速变化,“步行”恐怕还是太慢了。这条北京路,千年古道的繁华没能再延续,甚至逐渐从“步行街”变成了“不行街”。接地气比不上本地市场,高大上比不上大型商场,步行街越来越鸡肋。/unsplash脏乱的街道,斑驳的店招,老旧的铺面门口,贴满了手写的转让告示和清仓海报,随处可闻的网红神曲和促销广告,从门口的破锣音箱里传遍四方,魔音绕耳。不时有两三个游客模样的人,在某家老字号前面拍照,提醒着你这里不是哪个三线小城的批发市场,而是广州曾经的地标。年年底,商务部在全国启动了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以广州北京路为代表的步行街,在国内历经多年发展,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经济兴荣。然而,现在的它们,却多少都陷入“本地人不爱去,外地人被忽悠去了一次便不想再去”的窘境。北京路的改造提升规划为期3年,现在去北京路,只能看到满街矗立的脚手架。当施工围蔽撤去,电钻停止轰鸣的时候,改头换面的北京路,是否还能找回往日的风采?国内那些同样有过荣光、如今同病相怜的步行街,也同样在等待新时代的判决。你有多久没逛过步行街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网站千年商道北京路,风光不再北京路,跟人民路一样,全国各大城市几乎人手一条。但最早的时候,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双门底。唐朝的岭南节度使刘隐,在广州城南门建了一座“清海军楼”,这座楼到宋代的时候被大规模扩建,明代又改名“拱北楼”。因为楼下是两个并列的大门,俗称双门,所以楼底这条街被称作“双门底”,也就是北京路最早的名字。自明清起,双门底就成了老广州城名副其实的中轴线CBD。这里常年熙熙攘攘,商铺林立,繁华兴旺,素有“岭南第一街”之称。广州人过年“逛花街”的习俗,即是从双门底的花市发源,流传至今。民国时,这里曾叫做“永汉路”。/wiki此后,双门底几度更名,年改名北京路,寓意广州人民拥护首都,向往北京之意,一直沿用到今天。不管名字如何变更,北京路作为千年商都广州的缩影,印证着这座城市商业文明的一脉相传。年7月,时值改革开放初期,陈兴昌领取了他的个体户执照,成为广州第一个个体户,而他的商铺,就位于北京路。此后北京路的经济元素日渐丰富,成为广州的窗口,而广州,也成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年7月,北京路出土了自唐代起的五朝共十一层古代路面,拱北楼的建筑基址也被发掘。千年古道的历史底蕴和商业积淀,让北京路被视作广州有史以来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广州人也由衷希望,它的繁荣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历经数次扩容,北京路步行街总长度已突破米,商圈范围也在不断向四周扩展。年,北京路步行街年销售总额超过70亿元,商铺共有近家。到了年,北京路上的各类商铺、卖场,总数已超过家。千年古道,繁华旧梦,北京路续写艰难。/wiki/CaraChow然而,随着电商时代的来临,北京路开始渐渐显露疲态。年,中国内地顶级商业街排行榜发布,北京路步行街榜上无名。今年年初发布的《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显示,北京路客单价不到70元,同比增长仅为5%,两项数据都落后于重庆、沈阳、天津等城市的知名步行街。比起数据,观感上掩饰不住的凋敝,给广州人带来的冲击更为直观。北京路临街的商铺,要么是森马、以纯之类的中低端服装品牌,要么是老字号餐饮、小吃。一眼望去,那些老旧的店铺设施与装修风格,久不更新的业态、品类,都与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格格不入。而在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崭新的楼宇、辉煌的商场正在雨后春笋般崛起,吸引着人们的脚步,也带走了北京路的热闹风光。赫赫有名的永汉电影院,眼见北京路繁华起、宴宾客,也眼见它逐渐沉寂。/wiki/Wpcpey步行街,突然就不行了事实上,不止广州的北京路,国内很多大型城市的老牌商业步行街,光景都大不如前。曾经商贾云集的城市地标,如今却人气低落,顾客流失。就连首开“全天候步行街”模式、有着“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称的上海南京路,也早已不再能代表上海。年,南京路的上海本地消费者占比达到70%以上,近些年,这一数据已下降至40%左右。而被寄予厚望的游客群体,跟本地客流比起来,消费意向明显更低。根据几年前的统计,南京路的客流进店发生购物行为的比例,仅为20%左右,远不如其他商圈的平均水平。还有几个上海人,愿意去逛南京路?/wiki/AgnieszkaBojczuk曾经实实在在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活跃了城市经济的步行街,现在已然成为了外地游客走马观花打卡的背景板。游客们冲着步行街曾经的名气而来,现场打卡之后,比起说声“百闻不如一见”,恐怕更多还是冒出来一句:“就这?”一座城市的步行街,往往浓缩着这座城的经济、文化发展历程,它们能乘着上一个时代的浪潮高高跃起,也可能被下一个时代的浪潮无情地碾成泡沫。在商品供应相对没有那么富足的年代,商业步行街可以一次性满足人们全部的采购需求。十年前,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的商业街,凭借丰富的货品和实惠的价格,不仅可以吸引当地的居民,甚至可以吸引全国乃至海外的顾客前来“扫货”。不夸张地说,很多东西,你当时只有在这些步行街上才能买到。今非昔比,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改变,满足人们购物需求的渠道更广了也更多了,不论是网购的普及,还是去中心化的商圈兴起,在购物这一点上,传统商业步行街存在的必要性,都被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地逐一瓦解。去什么步行街,有空调有电梯的室内商场它不香吗?/unsplash另一方面,消费者“逛街”的习惯也在不断迭代。以前的逛街是真·逛街,风吹日晒之下,在露天的商业街上来回走上数千米,绝对是个体力活。今时今日,逛街更多发生在大型购物中心里,吹着空调,乘着电梯,从向左走向右走,变成了向上走向下走。一次逛街,所需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yq/1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