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治疗 http://pf.39.net/xwdt/180828/6489068.html

开栏话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全国各地吹响了建设新中国的嘹亮号角,中国人民书写下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漳州这片土地上,也见证了不少“新中国第一”的诞生,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精神。

漳州新闻网在国庆前夕推出“新中国的漳州NO.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漳州新闻网组织记者深入各县(市、区)寻访各行各业各方面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漳州第一,自选角度撰写见闻、收集老照片、拍摄图片、视频。这些新闻报道集中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漳州与时俱进的光辉足迹和伟大历程,再现漳州人民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发展的生动历史画卷,以此更好地激励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投身富美新漳州的实践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时代业绩。

07:02

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凭借这样的装备,打出了响彻全国的品牌。

漳州

1部电话、2辆三轮摩托车、9名队员,年5月2日,全国第一个消费者申诉举报服务台---“漳州”,就这样在漳州市工商局芗城分局诞生了。“电话响铃不超过三声、10分钟内赶赴现场、24小时快速反应受理”,漳州工商人二十余年的坚守和担当,成就了闻名全国的“漳州”城市名片。

回放:芗城首起制毒案

从创立之初相伴艰难起步,到将“漳州”打造成为响彻大江南北的城市名片,作为“漳州”首任指导员的许永旦经验丰富。二十多年的一线行动生涯给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但最令他难忘的,无疑是年破获的三十公斤冰毒案。

年12月31日,正在办公室里做年终总结的许永旦接到队员的汇报:有群众举报一云霄人租用芗城区芝山镇南星村某村户进行假烟的批发销售。队员的话音刚落,许永旦已经眉头紧锁,他简单地整理了桌上的材料,披上大衣便快步走到值班室与队员们商量行动方案。

捣毁假冒卷烟生产窝点

年1月1日上午9点30分,行动按计划顺利进行,许永旦带领队员在群众举报地点查获嫌疑人吴某的各种冒牌香烟条,顺利查封了这个制假窝点。

正在许永旦带着队员们做行动收尾工作的时候,队长罗鸣有了发现:硫酸钡、氢氧化钡、灰暗的阁楼上杂乱地堆着一些化学用品和进口药品;大门紧闭、通道被封、一条自建通往后山的天桥,这是与该制假窝点仅一墙之隔的房屋内的景象。“这像是一家地下药品加工厂啊,快告诉指导员!”

听完队员的汇报,许永旦心中已经大概有了判断。他小跑着到现场查看了情况后,当机立断,带领队员冒着危险从近3米高的围墙翻越而下,进入可疑房屋。

眼前的景象显然超出了许永旦的预想:三大盆白色晶状物、水泵、氯气罐和大容量冰箱等物品,零乱不堪。“请公安局的技术同志来协助调查,移送公安局进行处理。”

许永旦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但随后的技术检测证实了他的判断:现场查获的三盆白色晶状物均系冰毒,重量达30多公斤。

破获冰毒案件,获国家局通报表扬

 

从一包假烟到一个造假工厂,再到捣毁制毒窝点,“漳州”就这样查获了漳州市工商系统有史以来第一起制毒案,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芗城区首起制毒案,得了到国家工商总局的通报表扬。

见证:千里寻香为群众

走进漳州市工商局芗城分局“漳州”荣誉室,墙上的老照片历历在目,述说着“漳州”过往的精彩事迹;黄色的袖章印证着“漳州”的满腔热情;一份份老报纸无声地展露着“漳州”的赫赫之功。这里面,一封特殊的盲文感谢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陈列的电子资料将记者带回到二十年前的漳州。

年6月8日早上9时,“漳州”的电话铃声响起,“您好,我姓钟,一个星期前我在市区新华西路一家商店购买一盒印度香,昨晚点燃第三小盒时,闻到香味与前两小盒不一样,我怀疑有质量问题,你们能处理吗?”一个略带忧郁的声音在接线员心中泛起涟漪。

“你家住哪里,我们马上赶到你家。”短促而有力,工作人员立即出动。联系上钟女士时,工作人员才发现,这是一位盲人消费者。

第一时间赶往消费投诉现场

一路搀扶,工作人员带着钟女士来到购买商品的商店。经过检测,钟女士所买的商品没有质量问题,只是香型不同,协商过后,商家表示钟女士可用已购的商品与店内商品调换。

“不是……不是这个……也不是……”钟女士闻遍了所有的香型,一阵阵地摇头。没有满意的结果,钟女士的失望溢于言表,工作人员只好带着钟女士回家。

将钟女士扶上楼的工作人员,看着桌上一袋袋的药盒药粉,才知道钟女士其实是一位身罹疾病的盲人,她偏爱“印度香”是因为其中的檀香对缓解她的心脏疼痛有很大帮助。

人,回家了,事,却留在了心里。原本到此为止的调解并没有画上句号——“漳州”的工作人员经过多方打探,终于辗转从甘肃邮购到了“印度香”。时隔一个多月,他们带着两盒香料又去看望了钟女士。

寒暄的话还没说完,钟女士的眼角已经有泪珠滑落:“谢谢你们,谢谢……,还惦记着我,我闻见了,刚进门我就闻到了,是我要的那种‘印度香’,给你们添麻烦了……”

千里寻香为盲人

 

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难必帮。“漳州”用真心服务,用诚心交流、用耐心调解。小到几元钱的铅笔,大到上千万元医疗器械,“漳州”事无巨细,及时处理。亲切的问候、高效的服务,让“漳州”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消费者的保护神”。

在“漳州”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的平台相继成立,年3月12日,国家工商局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号码统一为“12”。

亲历:砥砺前行二十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漳州”在引领全国工商系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电话接诉工作也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蒋翠凤就是这么一位在“漳州”岗位上坚守二十年的电话接诉员。

年,刚满20岁的蒋翠凤成为了“漳州”的一名接诉员。年少气盛的小女生,面对消费者的质问和斥喝,常常手足无措,偷偷在回家路上抹眼泪。

二十年转眼一瞬,当年的小女生已经是老前辈了,“不要觉得委屈,你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消费者遇到了麻烦,你也是气愤的,这份工作最需要的就是理解。”看着红了眼眶的新同事,蒋翠凤柔声说道,现在的她,处理起消费者的投诉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经”。

深夜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

 

“您好,漳州12,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

“我上个月买的黄金首饰带没几天就褪色了,我要求退货!”

“您有否商家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呢?”

“我怎么知道他的地址,知道就不找你们了,你们到底能不能处理啊!”

“您先平复一下心情,您查找一下快递单,上面会有联系方式的……找到了是吧,那您告诉我,我这里马上联系给您处理,后续的投诉和退货我们也会继续跟进……”

接诉员的工作并不囿于一平四方的接线台,更多的时候,他们需要各方联系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

现场调解电器纠纷

年除夕,戴阿姨向“漳州”投诉:女儿女婿刚刚网购四天的冰箱不制冷了。大过年的,不仅坏了冻品,更坏了心情。为了让消费者能过个好年,接到投诉的接诉员立刻联系商家协商解决方案,当天下午,一台备用冰箱便送到了戴阿姨家中。

接诉员的工作既是“漳州”的门面,也是头脑。他们用耐心接待每一通电话,用智慧调解每一件投诉,二十年前如此,今日亦是。

建立九人三组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制度

感动:不忘初心谱华章

做同一件事不难,专注把一件事做好也不难,难的是20年坚持做同一件事,坚持把这件事情做好。

“秉公执法、爱心救危”,二十几年过去了,孙先生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给“漳州”送去的锦旗上写的字。

1

群众真心赞誉

年12月,孙先生一岁多的儿子误食毒鼠药,医院。原本并不复杂的治疗,却因为鼠药的成份不明陷入了困境——鼠药包装袋上只标明“明宗鼠药加工厂”,其它的情况均未标明。

无法对症下药,孩子危在旦夕。看着在生死线上徘徊数天的儿子,无计可施的孙先生想到了自己在街上看到的宣传牌:“消费者投诉服务找工商”。他马上动身找到最近的服务台,投诉自己买了未标明成分的鼠药。

值班的罗队长听闻孩子已经住院九天,立即问明鼠药来源,找到生产者,但是,生产者手中也没有解药。罗队长向生产者告知事情的严重性,让其为执法人员带路,一行人立即驱车前往龙海市白水镇索取解药“乙酰胺”。

当天解药便送到了医生的手中。从孙先生求援到取得解药,前后不过3个时辰。儿子脱险,孙先生激动万分:“多亏了街上的宣传牌,要不我真不知道找谁了。”

立即行动,快速查处

二十多年来,“漳州”始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宗旨,用这种方式主动找事干,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二十载风雨兼程,如今的漳州12,硕果累累——消费者维权直通车、“诉调衔接”、消费者维权专家信息库、“五线整合”等工作创新,是“漳州”发扬首创精神,在创新消费维权机制上下功夫;“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是漳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全国12的发源地的独特影响力。设立至今,“漳州”共受理消费者咨询件、申诉举报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万元。

头顶国徽,不负人民重托;肩扛红盾,维护社会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漳州”将进一步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物价、知识产权等投诉举报热线平台,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权益维护渠道。到年底,推动构建全国统一、权威、高效的12行政执法体系,打造市场监管执法案源信息支撑平台,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执法、风险预警和有效监管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消法》进校园

进校园宣传

维权普法上街头

监制:赖雄伟吴荣光沈毅玲黄远林罗蓉芳

记者:陈静见习记者:叶祺敏

视频:李立平

配音:王心如

资料图片由漳州提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ch/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