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吃头攀比大赛头头是道
小时候学过一篇歌颂母爱的课文,讲的是一位把肉多的鱼身留给孩子,自己吃鱼头的母亲的故事。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放学以后哭着喊着死活要我妈买鱼,然后把鱼头从她碗里抢了出来,以表我感天动地的孝心。结果挨了一顿暴揍。后来长大了,才知道,爱是会消失的,只要鱼头够香……不光是鱼头,两条腿的鸡鸭、四条腿的猪牛羊、水里的鱼虾,没有一颗头能逃过中国人的嘴。中国人吃起头来,那可是头头是道。猪头——一颗历史悠久的头。中国人吃猪头的历史究竟要从哪时开始追溯,已经无可考证。但年前,医学专业出身的贾思勰化身厨子,洋洋洒洒几百字把蒸猪头的菜谱写进了《齐民要术》。由此可见,人猪恩怨纠缠已久了。猪头,用它骂人时狂野,用它下酒时爽快。卤肉店卖的猪头肉,膘肥体壮,可以看出生前是只好猪。切片,薄厚无所谓,重要的是油脂与皮肉弹润但不油腻的口感,空口吃都畅快,更别说蘸个醋碟、过个油爆炒一下、卷个饼吃了。猪的耳朵、舌头、眼球、脑子单拎出来,也都是宵夜场上独当一面的大将,一般没二两小酒打发不了。但要说最好吃的,还要属扬州的扒烧整猪头。完整的猪头,在浓油赤酱中出落得红光满面,绽放甜美的微笑,妖精一般,勾得男女老少都心潮澎湃的。另一个地位能比肩猪头的,非鱼头莫属。鱼头的滋味,用一个字总结,那就是嗞溜滑。第一个从骨肉间吸溜那丰富胶质的人,一定是个眼光刁钻毒辣的狠人,不然你怎么会放着肉多刺少的鱼肚子不吃?现在想想,论会吃,姜还是老的辣,我妈真辣。但老辣如我妈这样的选手,对鱼头也就是连着鱼身子一起红烧或者跟豆腐一起熬汤,真正把鱼头吃到登峰造极的,还得看淮扬菜。拆烩鱼头,鱼的头骨被取出,剩下柔嫩的部分却依然能保留原型。这功力,没祸祸过成千上百的鱼,怕是练不出来。南方吃鱼头清淡,只加葱姜,追求的就是鱼头本身的鲜美;北方却绝不满足于此,一道鱼头泡饼,咸香鲜嫩又管饱。不过这俩都不如湘西人会吃。湖南的鱼头,跟湖南人的性格一样,有一种暴烈的温柔,瞧着颜色红火,滋味却悠长。当然,菊部地区的后劲儿也强悍。自古鱼虾不分家(这句话是我说的),断头台上,虾也不能幸免。虽然北方家庭大多数都会把虾头丢进垃圾堆,但会吃的南方人知道,虾头炸一炸,酥脆无比,花生米都没它下酒。但要论让人上头的程度,谁都不能跟鸭头比。毕竟有首歌唱得好:哦哦~你这乖乖坏坏的鸭头,是我心上甜蜜的伤口~从这首歌的歌词就能看出,作词者绝对是在上头的情况下写的词,因为鸭头它是辣的呀!甜滋滋的浙江,偏偏出了个大逆不道的衢州。衢州,素无辣不欢的“鸭头之都”,据说光年上半年,就有2.3万只鸭头被衢州的吃货消灭。瞧瞧,多大仇多大恨呐!看得人忍不住立刻打开某橙色软件网购几颗脑袋尝尝。那些挑剔头有重金属的人,真的duck不必。顺着鸭嘴把头分成两半,第一口连皮带肉,满是调味的辛香;第二口舌头尝到了丝丝的火热,但是似乎可以忍受;第三口四口,鲜辣的汁水、细嫩的软肉、绵密的鸭脑齐齐冲击着口腔的每一寸……啊!今天也很快乐鸭!同样因为重金属而被嫌弃的,还有鸡头、鹅头。同样身体力行辟谣的,是一天能吃30个鸡头的合肥人和一只老鹅头能卖块的潮汕。不过要论吃头吃得最野最硬核的,牛头和羊头才是个中强者。“牛头马板肠,饿死他老娘。”虽然活了这么大都不能理解牛头跟不孝子有啥关联,但是呼市人爱牛头,可不是吹牛皮。那么大一颗牛头,放入更大的锅里,百年传下的秘制老卤小火慢煮,直磨得牛牛面目狰狞、呲牙咧嘴。做羊头的工序也一样,吃的就是它们的那股倔强,QQ弹弹,十分有嚼头。离内蒙千里之外的四川,这里的人吃的牛头,叫做牛头方,那可是国宴级别的,寻常百姓很难吃到。卑微如我,也就是听听大名看看图就觉得很满足了。虽然四川的牛头稀罕,但兔头却吃进了寻常百姓肚。四川人有多爱兔头?中国人一年大概吃掉5亿个兔,而四川吃下去的,至少得占到2~3亿个,甚至有时候国兔还供不应求,还得从法国、意大利进口。兔兔这么可爱,为什么要吃兔兔?因为兔兔好吃啊!掰住兔兔的牙齿一分为二,细嫩的颊边肉被舌头轻松卷入嘴中,巴适!再吃舌头,再吃脑花,最后再翻过来把上颚吃掉,有的会吃眼珠或者眼圈肉……拳头大小的兔头,竟然能让人如此大费周章!怪不得江湖传说,兔头啃得溜的人,接吻技术也不会太差。外国人认为,头是灵魂的居所。头的滋味,自然也是好吃到灵魂出窍的滋味。懂吃的中国人知道,吃头是吃肉的最高境界。所谓大俗即大雅,人间至俗至味,吃头算是一味。总的来说就是,没吃过几颗头,别说你是炎黄子孙!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头”,哪个最令你心动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zl/13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军运会马上就来啦火炬今日在汉传递,你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