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首届青年文学家大奖赛参赛作品展
点击上方蓝字 我打开音乐,客厅里欢快的音乐弥漫开来,看着女儿隔空给她爸爸表演舞蹈。手机视频里,她举手、投足、旋转灵活自如,最后还劈了一字步。女儿的这一招,我昨晚偷偷在 我看到先生在手机那端,亲了一下手机屏幕,笑着说:“女儿,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爸爸谢谢你的礼物。”我看到他话没说完,就把脸扭向一边,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其实,先生的生日比女儿早一个星期。他生日那天,说好回来庆祝,女儿还特意准备了舞蹈。他在市客运公司做领导,在这非常时期,全天无休地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日夜奔波,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女儿天天在念叨爸爸中睡着。 可是,那天,我做了一桌子菜,跟女儿一起做了特别的蛋糕,她把送给爸爸的舞蹈跳了一遍又一遍。女儿兴奋地等着先生回来,可是,快到吃饭时,先生却打来电话说他要跟叔叔们一起出车去外地接工人复工。 “我不管,就要爸爸回来过生日。”女儿的泪水打湿了手机。 我赶紧把女儿搂在怀里,劝着:“好闺女,爸爸要接的工人是生产口罩的。你不也为没口罩戴哭鼻子吗?” “好闺女,等下周你的生日,爸爸的生日跟你一起过,还要送你一个特别的礼物。” “爸爸,我过生日,你必须回来。” “好,好,你过生日,爸爸一定回去。让妈妈替我拉一下勾。” 我跟女儿拉了一下勾,女儿才不再哭。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可是,就在女儿生日的头天夜里,女儿睡着后,我收到先生发过来的 “有个接回来的工人发烧了,现在还没最后确诊。” “那明天女儿的生日回不来了?” “拜托你了!”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看一眼睡得香香的女儿,不知明天向她怎样解释才行。 在胡思乱想中,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一阵盆子摔在地上的声音惊醒了我,赶紧下床,跑到厨房去看。女儿身上沾满了白白的面粉,两手被稀面糊满了,一脸尴尬地望着落在地上盆子。 我噗哧一声笑了:“我闺女知道给妈妈做早饭了。” “我和的面总是沾我的手。” “你放水多了。” “我想学妈妈那样做生日蛋糕。” “好啊,妈妈教你。” 吃过早饭,女儿缠着学做蛋糕。女儿一直没提生日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说,才不会让她伤心。拖一会儿,她可能伤心就少一会儿,她不提,我就不说。 女儿比平时安静了许多,用心学着,还特意把苹果切成条,拼成了:“爸爸生日快乐”“女儿生日快乐”。 我故意问:“女儿生日快乐是你送给谁的?” “这是我替爸爸做的,当然是让爸爸送给我了。” 听了女儿的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赶紧去了厕所。 没事了,女儿就在她的卧室里放着音乐跳舞。望着女儿认真的样子,我更发愁了,怎么跟她说爸爸又不能回来给她过生日了?想不出办法,我坐在客厅里发呆。 “妈妈,您看我跳的舞还有毛病吗?”女儿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的身边。 “跳得很好了。” “妈妈,您认真点行吗。”女儿摇着我的胳膊撒娇道。 见我还是心不在焉,女儿开始在跳舞中做鬼脸,动作夸张搞笑,逗得我前仰后合。 天渐渐黑了,我心里一点一点紧张起来。女儿笑盈盈地布置着她设计的表演舞台,做着最后迎接爸爸回来的准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女儿依然笑得那么平静,我心里不安起来,盯着她看。女儿拿起我的手机,拨着什么,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可是,女儿没有再追问,她让我打开音乐,再拿过手机,打开先生的视频……父女两一起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 “乖女儿,爸爸快递给你的生日礼物马上就到家了,你快去接收吧。”先生平复一下心情,在手机那端微笑着对女儿说。 “爸爸,您要平安回来,这才是您送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作者:李梅,笔名:韧草,安徽省铜陵市作家协会会员。楹联中的传世家风文/李梅移步水墨江南,满目花红柳绿,风光无限;漫谈人文徽州,充耳泽世遗风,德育传承;戏说唐模典范,静心悟道修身,宁静致远。唐模一游归来,感触颇深,遂激情草就几句,聊做纪念。"翳云叠翠近澹黄岳,山深林密大好新安。"自古以来新安江流域就是人杰地灵,才人备出的风水宝地。"文章唯读周秦汉,儒术兼通天地人。"他们读经颂典,通晓古今,先贤引领,富而重教,博采百家所长,造就古徽州第一伟人汪华,理学家朱熹,文学家胡适,政治家程大昌,教育家陶行知,表演艺术家胡秀文……等等一大批徽州流派国之栋梁,一府六县的格局,使得各种思想学派融汇贯通,著书立纂,薪火相传,饱蘸风雨历史积淀的徽文化应运而生。五代年间,盛世大唐逐渐衰落,原居玉泉寺的汪氏后人,本着对前唐圣主感恩戴德的恭谦之心,举家迁徙,移居"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狮子山,依托千年古银杏树,模仿前唐建筑特色,大兴土木,振兴汪、程、吴三氏族群。后有许姓外侄加盟,秉承祖训,逐渐融入当地主流族谱,唐模古镇日盛兴旺,和谐共处。"文经武律甲第,忠君爱国名家。"隋朝名将汪华归顺大唐,礼遇越国公,殁后被先帝厚待,封为"忠烈王。"据说,村中至今仍然保存有唐朝皇帝的册封诏书和最初建村兴业的原始族谱。睢阳一战,"地因人名显,人因地扬名。"历史永远铭记许远,张巡二位仁人志士的英魂威名。"童可烹妾可杀城不可亡,矢志保江淮半壁。"的豪言壮语,响彻江淮大地,血肉人墙,阻隔出一条生命线,使得皖南地区万千生灵免受战火涂湠。理学大家朱熹《家礼》说:祠堂是“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意思是说,祠堂祭祖就是感恩祖宗对自己生命的赐予,感念祖辈所开创的基业,后世子孙当继承先祖遗志、砥砺前行。汪世子孙家富不忘根本,以风水八卦之形态,忠君爱国之思想,首开古徽州文化之先河,并世代沿袭,发扬光大。"兴家显怀世有尚义堂,报国弦高史称轻利贾。"肃穆威仪的尚义堂至今还高悬朱子治家格言,供后人晨昏颂读怀古瞻仰之用。忠君爱国成就风雅唐模,躬亲孝悌传承遗世家风。姽婳女子,款步蹁跹,沿着青石铺就的檀干古道,取道幽径蜿蜒的花阴树影,寻梦的脚步踟蹰在以树为媒的"槐荫树"下,穿越明清时期的同胞翰林牌坊,抵达唐模胜景"小西湖"百年檀干园。徽州孝子许以承富而崇文重孝,为满足高堂一睹人间天堂___西湖景致而微缩兴建。有诗联为凭::唐祖宋宗千年公孙存嘉树,模山范水百善子弟鉴西湖。"湖水清幽可鉴蓝天,白墙黑瓦古朴典雅,临津起楼,徽州三雕的建筑风格的合理运用自成一派美学,飞檐翘角,水陆相印成趣。亭台廊阁,诗书画碑,皆前朝安徽名人真迹,传世佳作。"花红涧碧纷烂漫,天光云影共徘徊。"转瞬之间,百世流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树细竹掩映之间,传出稚子朗朗读书声,勉学课堂,先生正呈全神贯注摇头晃脑之势。徽州人深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读书立志的道理,崇文重教之风充盈门楣,一廊一景,皆向游人宣讲百世真理:"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唐模是皖南水口园林的杰出典范。青石长街水巷穿行而过,九桥十景,各有千秋,石栏石磅的巧妙归置使得溪水争流叠翠,景致因季节、水量的不同而不断更新。街角设有"靠一靠十年少"简陋遮阳的美人靠,供游人驻足休憩优雅欣赏古镇美景。"古道悠悠移脚后,水流潺潺扑耳欢。"犹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徽州人家分布周遭,野趣十足。几双鸭掌在花溪春水里泛舟嬉戏,阳光明媚,水波潋滟。画里乡村,动静之美尽情饱揽。汇集徽派建筑群的七天井,既有"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的滨湖小景,亦有"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的农家小院;既有"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的高廉志士;亦有"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的世外高人。"浩劫但凭天,立脚不移地。"遥想当年,世道突变,汪氏先祖在此觅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世外桃源,繁衍生息,成就百世唐模美名传天下。凭着"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的淡定心态,力克浮华,休养生息,翘首以待横空出世,期许成就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正义事业。于清明耕读的简朴生活中保持"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的修为谈何容易?更不用说"礼貌风流美,文明大雅存。"的崇高情怀了。或许是惯看世事人情,懂得了"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道理,才因循相传告诫子孙要安于平淡,克守农耕渔猎的警世遗言:"心忙良田百世耕有余,德为至宝一生用不尽。"细数一副副琉璃烫金的绝句妙对,如翻检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其中蕴含了多少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壮烈情怀。闲来吟诗作对修身养性,忙时勤耕百亩良田,句句读来皆是哲理,细细描摹寒素生活。小对联,大道理。古韵徽州,以忠孝传家,用热血书写千秋大义。徽州古韵,风雅唐模。感恩遇见,盛世遗风。作者简介:刘平,贵州绥阳人,出生于年7月14日,贵州省作协会员,绥阳县诗歌学会副秘书长,有诗歌在《诗刊》、《诗选刊》、《星星》、《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小品剧本) 核桃情 编剧:刘平 当代。 张主任家客厅。 张主任:男,30多岁。县法院办公室主任,精明能干,精准扶贫挂帮干部。(以下简称:张) 赵柱子:男,30出头,精准扶贫对象,勤劳肯干,一张憨厚的脸上目光炯炯有神。(以下简称:柱) 赵婶(婶):柱子娘,60多岁,满头银发,在生活的压迫下,背已微陀,精神矍铄。(以下简称:婶) 一张沙发放在客厅的中间,沙发前摆了一张茶几,茶几上放着几个玻璃杯和一叠书报。左边是正门,门边放了一盆绿色的盆景。右边有一个房门,门旁放置着一台饮水机。在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厚德载物”的字画。 婶:唉!这个柱子,都30几岁的人了,做事总是磨磨蹭蹭的,(大喊)柱子,柱子,你快点呀!不要误了今天的大事哟。 柱: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婶:(微笑着)瞧!把你给高兴的。 柱:妈,今天可是个好日子,能不高兴吗? 婶:我让你给张主任的东西全拿上没有? 柱:(微笑着)妈,我办事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不全在手里提着的。 婶:走快点,不然张主任出了门就见不着了。 柱:诶!(边走边继续哼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几步就把娘甩开了。) 婶:你这没良心的小东西,娘都不要了,还不等等我。 柱:(站着微笑着说)我可不是个东西,呸,我是个东西。(捂住嘴) 婶:我看你就是个东西(哈哈大笑) 柱:娘,我是您的乖儿子。您说,我是个东西,那您不就是老——东西(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婶:打死你这个小东西。 柱:(快速放下手里的东西,一把扶住娘)娘,别生气,闪坏您老的腰,我可咋办了? 婶:(揉了揉腰)谁叫你没老没少的。 张:(从里屋快速走出来,接着电话)亲爱的,马上就出门了,耐心等等。什么?先亲一下!(面对观众,一脸的不好意思)亲,亲,亲就亲,又没外人。(撅起嘴,正要亲,门铃声响起。张连忙挂断电话。) 张(开门):来啦!来啦!是哪个? 婶:张主任,在家呀! 张:哟,是婶呀,您老怎么来了?快请进!柱子,快请进! 婶、柱:诶。 张:(伸手搀扶着赵婶,高兴地往屋里迎)。今天大清早的,喜鹊就叽叽喳喳地不停叫,原来真有贵客到啊。(张主任扶着赵婶到沙发上坐下。)婶,这一路您老受累了,快坐下休息休息。 婶:哎。(坐下)柱子,快!快把东西给张主任。 张:婶,我跟您说过多少回了,喊小张。您这样张主任张主任的,多生分啦? 柱:张主任,给!(边说边把东西往张主任手里送) 张:这是什么? 柱:核桃和一只老母鸡,专门给你带来的。 张:我可不能要,你们过得也不容易。你们能来我家,我已经很高兴了。(双手推着柱子手里的东西)不能收,不能收。 柱:张主任,你跟我们就别客气了。 婶:张主任…… 张:婶,才给您说的――小张。 婶:唉哟,你看我这记性,真是老黄昏了。小张,你就拿着吧! 张:婶,你是不知道啊,我们公务员啦是有纪律的,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婶:拿着!再说这是针和线吗?(面对观众)这是针和线吗? 张:婶,这…… 婶:拿着吧。再说,这东西又不是给你的。 张:婶,您这么说我就更不能收了。 婶:这是给我侄媳妇的。拿着,不要就是看不起我们娘俩,看不起咱老百姓。 张:婶,快别这么说,这不是打我的脸吗?那我收下还不行吗。(接过柱子手里的东西) 柱:张主任,前两天,技术员小王到我家指导核桃采摘和去皮处理,听他说,最近大姐的身体不好,还住院了。由于忙着核桃的事,没能来看望大姐,真的不好意思。 张:没事,没事。 婶:小张啊,你可不知道,这女人啦,一但生病,就得要好好补补,才能完全康复,不然会落下病根的。 张: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破费了。谢谢啦!婶。 婶:都是自家人,还客气啥。 张(给柱子娘俩倒水):婶,您喝水。 婶:诶! 柱:谢谢。 张:婶,您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事叫柱子来就行了,您老何必亲自来呢?这来回几十里的山路,不是遭罪吗? 婶:小张,不遭罪,咱农村人做啥不都靠这两条腿吗?再说,我没啥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啦? 张:当然能了,您老可是稀客。 婶:(一把抓张的手)就不能看看我们家的大恩人? 张:婶啦!快别这么说,我可没你说的这么好。 婶:小张啊,我家的情况,你是了解的。柱子他爹死得早,那时家里穷,柱子就没读几天书,认识不了几个字。现在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什么也做不了,反而给柱子增加了不少负担。 张:婶,您不老,您还年轻。 婶:柱子不放心我一个老太婆在家,不能外出打工挣钱。这一年到头就守着我,守着这个家,靠着山上的几个石旮旯,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要不是你的帮助,也不知道我娘俩今后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哟?你说,我来看看你还不行啦? 张:行行行,婶,欢迎您老常来。 婶:你说,你这两年为我家付出了多少心血。又是规划土地,又是买果苗;又是找技术人员,又是亲临指导。那一样不是你亲自做的呀? 张:婶,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也是我的工作。 柱:(兴奋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核桃)这核桃可是我们自家种的,今年是第一年结果,结得可好了。大个大个的,又香又脆。(张大嘴把核桃咬破递给张主任)你尝尝! 张:(高兴地接过核桃,掰一块放到嘴里吃起来)好吃,真是又香又脆。这回好了,总算是成功了! 柱:张主任,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呀! 婶:是呀!这都是你的功劳,让我们的日子有了盼头了。 张:婶,这个功劳我可不敢领。这是你家柱子勤劳肯干,起早贪黑的成果,他才是大功臣呢! 婶:(牵着张主任的手,微笑着)要不是你全心全意帮助我们种植核桃树,要不是你帮忙找技术指导,就凭他一个小学生也能种出核桃?我们娘俩真心的要好好地感谢你。 柱:应该好好感谢你。 张:婶,你们要感谢的话,就应该感谢党和政府,是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你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让全国像你们一样的贫困户,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婶:是呀,我们是应该好好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可是我们更应该感谢你才对呀!这国家的政策再好,也得要有你这样的干部去落实,才能造福百姓呀!你说是不? 张:是呀!我们国家有千千万万的精准扶贫干部,而我,只是其中的一个,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婶多多谅解才是呀! 柱:张主任,我真心的感谢你(向张深深地鞠了一躬)是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是你让我们有了梦想,谢谢你! 张:我也应该感谢你,是你让我的工作有了成效,谢谢你!(向柱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柱二人你一躬我躬的鞠着,嘴里说着:我谢谢你) 婶:(笑着说)两个大男人,搞得像在拜天地一样。 (突然二人的头撞到一起,各自摸了摸头,拥抱在一起) 婶:(大笑着说)礼成。 (三人一齐哈哈大笑) 柱:张主任,我有个想法,想让你给参谋参谋。 张: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柱:现在,不是很流行网购吗?很多人都在网上买东西。我想呀,也在网上开个网店,把我的核桃放到网上去卖,让外地的人也能吃到我种的原生态无公害绿色健康的核桃。 张:(右手在腿上一拍)这个想法太好了,完全适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我看行。 柱:这样我的核桃就不愁卖了,还能卖到全国各地去。 张:这个想法绝对可行。开网店要不了多少资金,也不需要店员专门管理,你一个人,累点,就可以管理核桃林和网店了。现在村村通公路,水泥公路已经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了,发货也很方便。 柱:哎!想法是好,可是我不懂网络技术,也没法实现啊。 张:技术不是问题,我找人教你呀! 柱:真的。 张:开网店,需要电脑,网络。(思考片刻)这样,电脑,我去找找领导,看能不能捐给你一台。网络,乡下没有有线网络,有点麻烦,我再去找找移动公司的朋友,想法给你解决了。 柱:(再次拥抱住张)真是太感谢你了(哽咽起来)。 张:男子汉,大丈夫,别哭别哭!笑死人了。 柱:(用手擦了擦眼,微笑着)不好意思,太激动了。这样我的梦想很快就能实现了。 张:什么梦想呀?说来听听。 柱:住进敞亮的大房子,找一个善良的媳妇,开一台漂亮的车子,让我妈好好享享清福。 张:人啦!要有梦想,生活才有意义,做事才有动力!(面向观众: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 婶:小张呀!我娘俩今天来还真有事找你,(起身抓住张的手)我怕柱子嘴笨,说不清楚。 张:(扶婶坐下)婶,你有啥事就尽管说,只要不是违法犯纪的事,我能办到的我都答应你。 婶:是这样的,这柱子也老大不小了,今年春节请媒人在隔壁村给柱子说了门亲事,人家姑娘在外面打工,见过世面,精明又能干,还不嫌弃我家穷。已经定了在元旦节给他俩办喜事,想请你这个大恩人参加他俩的婚礼。 张:我哪是什么大恩人了。你家柱子的姻缘到了,是柱子的勤劳、诚实打动了人家姑娘。 婶:柱子都30几的人了还没结婚,别人的小孩都上小学了。要不是你呀!我看他这辈子怕是要打光棍了。 张:婶,这样的好事,我能不参加吗?您不请,我也要参加呀! 柱:张主任,现在都是新时代了,我想改变改变这农村旧传统,举办一个现代式的婚礼。我真诚地邀请你做我的证婚人! 张:我接受你的邀请,这么大的喜事,不光我要参加,我还要让你的大姐也一起参加,共同见证你们的幸福时刻。 (张主任的电话响起,铃声: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天,打开家门咱迎春风……) 张:(接电话)喂! 话筒音:你一天就知道工作,工作,医院的就不管了。今天星期六,休息,这会儿都还不来陪陪我,是不是真的不管我了。 张:来了,来了,马上就来。(挂断电话) 柱:没想到,你张主住也算个人物,原来也是个粑耳朵。(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婶:(笑着说)小张,走!医院,我也想看看还没见过面的侄媳妇哩。 张:嗯,好哩!(扶起婶一起出门)。 婶、柱:走啰!(三人一起谢幕下) 剧终 作者简介:王雄秀,笔名,秀子。出生于年8月.在江西服装学院图书馆工作。南昌市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版权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理事。年获得"滕王阁杯"寻诗会大赛金奖。获得"武当山第十届华鼎奖"全国大赛特等奖。年,获得"南昌西站征文优秀奖。年,"塞酒杯"暨新丝绸之路文创品牌全国文化大奖赛秀才奖。获得年上榜收录《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创作成就奖。年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录《中国文化人才库》。年《中国乡村》杂志公众平台获"最佳网络人气奖。在江西工人报发表多首诗歌。《人民作家》公众平台发表散文。中国西部散文纸刊发表作品。省级纸刊《参花》发表组诗。大中华文学总编。 参赛歌词 《朝阳从东方升起》 文/秀子 青年像朝阳从东方升起 像小草在大地上萌芽 成长在新时代的中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时代已把我们推向新世界 在成长中不断学习 新青年要有五四精神 接过先辈授予的旗帜 青年要紧握手中的笔 写下时代的理想和希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中华民族的中流抵柱 祖国的春天已来临 在强大的祖国面前 青年应把光荣的传统 传承在时代的洪流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深爱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要用青春的梦想 向着朝阳升起的地方奔去 陈秀(曾用笔名“凡人莫烦”),出生于年9月25日,中学一级教师,任教于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有作品发表于《海峡诗人》《玉融文学》《福清侨乡报》等刊物;福建省福清市作协会员恋医癖 文/陈秀 自从几年前生病住院之后,我就患了一种怪病。这医院产生了无限的依恋。当别的病人病愈出院时,如同刑事犯刑满释放般的兴高采烈。而我则忧心忡忡,恋恋不舍,甚至悲痛欲绝。 常人期望自己身体健康,远离疾病,而我却渴望再次生病,再次住院,而且住得越久越好。 医院,凡是于身体健康有利的事,我都反其道而为之。因为运动有益于健康,所以我变成宅男,哪都懒得去,从来不锻炼,闲暇时间要么躺床上发呆,要么长时间上网。因为营养均衡有益于健康,所以我挑食、厌食、偏食、暴饮暴食。因为足够的睡眠有益于健康,所以我常常熬夜,或彻夜失眠。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所以我抽烟喝酒,吃垃圾食品。总而言之,怎么容易让自己生病,我就怎么做。 结果终于如愿以偿,我终于生了几次病,医院。 然而可诅咒的现代医学技术,可诅咒的医术高明的医生。他们总是轻易地把我给治好,使我不得不结束对我来说短暂而幸福的住院生活。但是更可诅咒的是高昂的医疗费用,常使我因囊医院里不走。每一次的出院都无异于生离死别。 从此我立下了志愿,为生病住院而努力工作,为生得起病而努力赚钱。 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工作狂。我没日没夜地工作,高强度地工作,超负荷地工作。因为变成工作狂,可以让我一举多得。首先,高强度的工作可以让我体力透支,用脑过度,休息不足,进而免疫力减弱,抵抗力下降,于是疾病趁虚而入,我就可以去住院了。其次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付出的越多,赚的钱就越多。赚的钱越多,今后住院的费用就越有保障。再次,疯狂的工作还让我获得了名誉。因为我埋头苦干的精神受到了领导的赏识,于是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这种疾病让我变成了月光族,继而变成啃老族。这种疾病也影响了我的终身大事。让我变成了大龄未婚男青年。就是所谓的“剩男”。哪个女孩愿意嫁给一个以生病为人生理想的男人呢?胸有异志比胸无大志更可怕。这种怪病终于让我的家人觉察。他们之前以为我身体虚弱,后来才认定,我得的是心理疾病。于是他们为我找了一个心理医生。 那个心理医生姓张,五十来岁,秃头,有一双深邃的眼睛。 对我进行一番询问之后,他说这是一种新的疾病,叫做“恋医癖”。这种疾病目前较为罕见,但他预言今后会在社会上蔓延开来。他说接下来,他要对我的病情进行深入探询与分析,对病因进行多种推测,只要我真诚地配合,一定能够找出症结所在。只有确定这种疾病的心理根源后,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根治的目的。 他问我:“你现在还在租房是么?“我说:“是。”他说:“而且经常搬家?”我点点头。他继续追问:“而且你买不起房子,今后也看不到任何买房的希望?”我说:“是的,以我目前的工资,按现在的房价来看,就算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未必能买得起一套三居室。” “对了,你是否看过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叫《警察与赞美诗》?”他突然改变了话题。“是的。”我回答,同时疑惑这与我的病情有何关系。 他说:“你应该记得,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讲的是一个流浪汉为了找一个可靠的过冬的地方,而想尽办法去干一些违法的事,以达到住进监狱的目的。我觉得你的行为与那个流浪汉在心理动机方面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你当然不会盼望自己住进监狱里。医院该是比监狱更理想的居处。虽然监狱是免费的,医院里你没有失去自由,也不用承担不名誉的罪名。你觉得只要你生病了,而且长期的生病,医院就相当于你的稳定的住所。使你有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医院可以缓解你因为买不起房子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感。” “啊,这太荒唐了,我不认同你这种观点。你简直把我描述成一个孤苦无依的流浪汉,我的生活还没有这么凄惨。我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我是因为这种原因患病,那么这种疾病绝不会是一种罕见病,而应该是一种流行病了。再说了,你要想想看,住院的费用远远超过了房租,也不比房子的月供要便宜多少。虽然我的确对买不起房子产生过焦虑的心理,但我还不可能因此而犯病。”我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吼叫着否认。 “也许是你不愿承认,”张医生耐心地等我平静下来后,笑着说,“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另外的一种原因。比如说,你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你无法处理好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领导面前显得很不自然,怕因为自己的固执己见和高傲而得罪了领导,又怕因为过于唯唯唯诺诺而显出媚态来。你的自尊心很敏感,但是对自我的保护又是一种本能。所以你常常不得不过分地对别人表示你的和气与谦卑。当别人拍领导的马屁的时候,你也不自觉地跟着学,说一些动听的话,以保护自己。但是你又会因此而在内心鄙视自己。有时候你不得不对别人愚蠢的论调表示附和,以讨得别人的好感,你不得不生硬地笑着,即使你对他心里充满了不屑。但同时又反思自己是不是显得太过虚伪造作了。你对自己在生活中应扮演的角色难以定位。内心总是矛盾重重,一面在屈从现实,一面在抗争现实。一面想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一面却又感觉不断地在迷失自我。正因为如此,你才产生了一种厌倦感,所医院里,避开这一切。医院里的人际关系要单纯的多。” 我听了渐渐睁大了眼睛,感觉这个心理医生似乎看透了我的内心。他所描述的不就是现实中的我么?我自己也苦苦思索过,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住院?别人视之为牢笼,视为受难之地,我却将它视为天堂。医院,多么美好的地方。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天花板,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套,白色的口罩,通常还有皮肤白皙的护士。而这里的人际关系也如同白色,干净单纯而绝不复杂。不用去讨好谁,不愿去担心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得罪了谁。病人与病人之间绝没有利益冲突,不会嫉妒对方的病比自己轻,康复得比自己快,更不会眼红别的病人住高级病房用高档药品。病人们穿的是清一色的病服,从服装上看不出贫富的差距,地位的高低。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病人。病人之间,有的只是同病相怜的亲近感。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医院,渴望患病么?但是我又隐隐觉得不是这样。如果我承认是这个原因,那么不啻于承认我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消极避世的懦夫。我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所以我不会同意这个观点。 “我觉得,应该,应该不是这样吧。我的人际关系还是处理的不错的。我不可能因医院。”我虽然矢口否认,但语气已没有先前那么坚决。 “那么,这一种解释,你应该会接受,”张医生微微一笑,盯着我的脸,似乎在捕捉我脸上的表情变化,继续分析道,“你的工作压力太大了,因为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是一个要强的人,太好面子,又太在乎人言。业绩啊,奖金啊,职称啊,你每一样都不想落于人后。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完美主义者。你总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一切可以更加完美。当一切在现实面前遭受挫折之后,你又易于消沉,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工作的方式与为人处事的态度。甚至你怀疑你每天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义。这种工作上的压力,加上心理上的怀疑使你身心俱疲。当你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产生怀疑后,就会选择一个病态的目标做为转移,比如说你觉得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生病,为了住院。只要能让你为自己的生存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你就能找到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所以我认为是工作上的压力与怀疑一切的心理使你产生了一种自虐式的变态心理。而这种心理虽然有害,却比那些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要好的多。也就是说,这种自虐心理发展到极致是自杀。而你则停留在相对较轻的让自己生病的阶段。” 我听了,内心一震,是啊,躺在病床上,才会发现原来业绩呀,名誉呀,奖金啊这些东西都可以放下。就像从那些重重迷雾中走出来,走到一个平静的湖边,看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开始真正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yq/5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平时很节俭的舍友,最近突然疯狂买大牌h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