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02.html

泉州网12月1日讯(记者李菁)“双11”结束了,但11月里的“退货故事”还在继续。赠品有问题不给退,商家迟迟不发货,算了半天还是买贵了……马上要到“双12”了,对于这些“双11”吃过的亏,你可得留意些!

消费者的苦恼:为啥总是买贵又买错

“打开赠品面霜一看,发现只有一半的量。”市民小李在网上购买了某知名品牌面霜,“页面宣传上,这面霜是买一送一的,但我打开其中一罐,发现里面只有半罐。再打开另外一瓶一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平时购买的同款面霜都装得满满的。”

同样的问题不止发生在护肤品上,小李购买的某品牌洗发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拿瓶子在阳光下一照,能清晰地看见洗发水只灌了半瓶多。“我到网上搜了一下,发现很多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从生活用品到护肤品都有。商家太不厚道了,这还有优惠吗?”

“我买这套精华要元,为什么其他人只花了元?”“双11”预售开始前,市民蔡小姐特地花了半天时间计算如何购买一款护肤精华更优惠。算上“满减”、商家优惠券,再和其他商品凑单用掉大额消费券……原本以为已经做足功课的蔡小姐却遭遇了“滑铁卢”——朋友充值购物金,便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这款精华。“商家标明可保价,但我申请退差价的时候,客服表示满减、优惠券、消费券带来的优惠并不算在商品促销价内,拒绝退款。”

“10月底预售时拍下的商品,到11月11日当天都没发货,我催了好几次,客服总是让我耐心等待。再催,他们就让我退款。可是我的确需要这款商品,并不想退款。”市民郭小姐说,今年遇到不少商家“龟速”发货,一旦催促,对方就简单粗暴地让她退款,购物体验很不好。

商家也苦恼:恶意退货影响店铺评分

“每逢大促,总有消费者为了凑单瞎拍,享受到满减和红包折扣后再退款退货。”从事电商行业的张女士对消费者的恶意退货十分苦恼。她告诉记者,为凑单而恶意退货的情况并非个例,这几年甚至成了部分消费者的“常规操作”。“比如平台有一张‘元减元’的大额消费券,有人只想买一件元的商品,但为了用上消费券,他便会随便拍下元的其他商品,得到优惠后,再退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恶意退货是会影响店铺评分的,之后商家可能会被平台降低排名、罚款。”

因为大部分网购商品可七天无理由退货,有些消费者会钻空子,商品买回去试用几天再无理由退回。“服装类的商家经常遇到这个问题。衣服到货后不剪商标,穿两天再退回来给我。”在线上开服装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同行甚至遇到过客户一次性拍下近万元衣服,最后又全部申请退货的事。为了了解退货的原因,商家加了该客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sj/1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