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展示

为弘扬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顽强奋斗精神,讴歌广大干部职工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敬业奉献的优良品质,展现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团结友爱、和谐共进的精神风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正能量的广泛传播,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长春市文联于年9月,面向全市举办短诗征文大赛。

此项活动由长春市文联主办,长春作家协会、吉林农村报社、《春风文艺》杂志社承办。征文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情系小康”主题进行了诠释,抒发了对“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深切体验和真挚情怀。经专家评审组认真评选,有3首作品获一等奖,5首作品获二等奖,10首作品获三等奖,另有20首作品获优秀奖。现将优秀奖获奖作品通过网络展出,以飨读者。

优秀奖作品

作品

展示

写意三婶

战莹

看到剪刀,就会想起三婶

裁东墙补西墙的帷幄。窗外常常

配合一汀菊花冷雨

初见陌头柳色。重觅夫婿的唠叨

淹没三婶袅娜娜的盼

那时,屋顶破旧的灰瓦缝就会

生出浅绿苔痕

触摸岁月,触摸

风的梦,水的梦,庄稼的梦

又绵又长好日子的梦。一匹闪电

一条康庄道,众多畅想——被植入

时代的骨头

东风劲,万象新生呵

此时广场上,三婶正舞动

夕阳。如门前柿树灯盏

在一幅水墨丹青里,开成

一个名词的衬托

作者简介:战莹,年生,教师。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年末开始尝试创作。作品发表在《吉林农村报》《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长春文化》《浪淘沙》等报刊。年、年两获长春市群众散文、诗歌、微小说征文大赛微小说组一等奖。

作品

展示

普通三口之家

宋立新

他有一门手艺

能把清晨和黄昏,安排成离开和归来

离开时,脚手架是他设计的远方

归来时,尘土掸落温馨的笑声

她每天和一群孩子在一起

把横竖撇捺排列有板有眼

一批一批,带走她青春时光

也留下幸福的桃李芬芳

女儿修完学业

自己策划两个三年计划

第一个走进私企,磨炼脚步匆匆

第二个编入公务员系列

安慰父亲心里吃皇粮的思想

孩子做到了

三口之家,一百多平米的港湾

装下二万余的月收入

普普通通,早在几年前

就把的指标,固定在口碑上

作者简介:宋立新,年生,公务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双阳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五月》《新风》《绿池》《鹿风》《参花》《春风文艺》《吉林农村报》《似水年华》《双阳年鉴》《暮雪诗刊》等多种报刊。曾获长春市群众散文、诗歌、微小说征文大赛散文组一等奖(年),诗歌组一等奖(年)。

作品

展示

我的老乡你可小康

周连生

那年我在这里上山下乡四十二载回故里

牵挂着牵挂着当年的小不点老户长还有曾经的“小芳”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你们走的怎么样

当年的小不点现在已是中学校长他指给我囯旗辉映下的校舍二层楼房

当年的老户长捻着胡须垂钓在敬老院的鱼塘红红的脸庞闪着少有的光

还有当年曾经的小芳天使白穿在身上巡诊在希望的田野上救死扶伤

走进集体户原址上盖起的楼房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手牵着当年的嫂子今天的大娘

快上炕吃吃咱绿色的庄稼饭指一指小姑娘

看咱吃的穿的那样不比你们城里强

走过七星岩之一的采石场如今旧貌换新装

一伙伙一帮帮的游客在这里游览观光

走到那时的泥泞路打谷场如今铺上了柏油路建起了文化广场

灯光闪闪的夜色里老乡们跳起广场舞

我站在乡村望北京的旋律激荡悠扬

看到了看到了牵挂着的故乡和老乡

两不愁三保障脱贫致富路上你们走向了小康

临別了小不点老户长还有小芳众乡亲送我到村口旁

老户长语重心长愿意的话回来吧和我一起享受着阳光下的晚年时光

咱们在小康路上向着诗和远方奔向下一个百年梦想

作者简介:周连生,年生,企业退休干部。长春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副社长。有散文、诗歌散见于《春风文艺》《长春文化》《长春日报》《东方老年报》及桑榆文学社公众平台,有多篇作品在有关部门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奖。

作品

展示

赞扶贫干部

吕桂芹

你是一粒树的种子

种在泥土里

沐浴着阳光雨露

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年年岁岁,馥郁清香

点缀美丽的春光

你是一滴晶莹的甘露

滋润干渴的禾苗

这株禾苗啊

由枯黄变得翠绿茁壮

金秋时节

结出丰硕的果实

你是一泓清澈的泉水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

不知疲倦地工作

把干涸的小溪填满

你同小溪一起手挽着手

奔向汹涌澎湃的大海……

作者简介:吕桂芹,退休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吕桂芹文集》、诗集《秋翁育禾集》(合著)、《榆树老地名》(榆树市政协出版)。曾在《吉林日报》等3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征文多次获奖。多篇文章入选《语文主题学习》读本、《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伴阅读》《金色的信念》《中国散文诗歌作家精选年卷》《吉林省民间故事卷》《吉林文学作品年选》《辉煌吉林》《图说老长春》《中国有个粮仓叫榆树》等。

作品

展示

月亮湾

张宇涵

暗夜精灵藏在时间的缝隙

与月亮湾对视

迸溅的火花,点燃一线红烛在岁月深处涌动

像极了一朵玫瑰

历尽沧桑,又暗暗生香

踏上石拱桥俯瞰月亮湾全貌

心,起伏万千

水中月似故人寻访,缓缓而来

述说着,蜕变

不知情的鱼儿跃出水面

打散了月儿的心事,又修补成圆

月亮湾,美!

好想摘下一颗星放入风的怀中

让这一刻永恒

落英掠过星空

不言不语伴着月亮湾一直前行

从天荒一路走到地老

作者简介:张宇涵,女,年生,学生。双阳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五月》《鹿风报》及《诗话春秋》网络平台。在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活动吉林省预选中,作品《走月亮》荣获一等奖。总决赛中《冰心奶奶,我想对您说》荣获小学组银奖。

作品

展示

精准扶贫感赋

彭志国

神州锦绣沐春光,精准扶贫惠县乡。

对口支援帮僻壤,按屯施策献良方。

一村一品开新路,万户千家达小康。

圆梦前程多愿景,韶华不负创辉煌。

作者简介:彭志国,年生,退休公务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新诗学会顾问。在《吉林日报》《中华辞赋》《长白山诗词》《诗词月刊》等报刊发表诗词超百首。在《中国老干部》《东北诗潮》《关东诗阵》《吉林日报》《吉林诗歌》《文学春秋》等微刊发表诗词超百首。曾获年度《吉林日报》荣誉作者;《吉林日报》、吉林省作家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大赛三等奖。著有诗集两部。

作品

展示

七律咏农民

李少楠

人生路上不奢华,数载耕耘苦乐加。背向苍烟寒梦里,面朝黄土唤天涯。愁怀犹盼一川雨,望眼更期千树花。待到秋来开硕果,心潮滚滚醉红霞。

作者简介:李少楠,年生,农民。长春作家协会会员,老榆树农民诗社副社长。酷爱文学,偏爱古诗词。作品发表在《中国有个粮仓叫榆树》《榆树人》《洛阳诗词》《长江诗歌》《现代诗美学》等刊物,以及《军旅诗歌》《中华楹联》《甘肃文学》《世界诗歌文学》等网络平台,并多次获奖。

作品

展示

一个都没少

孙立国

为追寻童年的回忆踏上归途

因为久别的家乡恢复了集市

泥泞的村路变身整洁的马路

路灯空隙农产品各展妖娆

快嘴三婶一声海子回来了

我的车后箱就盛满百宝

憨直的二伯塞进几盒草莓

热心的四嫂放进一箱樱桃

全都贴着绿色有机商标

询问贫困的五叔家状况

说早已把贫困帽子脱掉

探寻乡亲们致富秘诀

笑答在路边牌子上寻找

左侧牌上小康路三字遒劲有力

右侧牌子图文并茂

第一书记代言

特色棚膜经济一品屯赫然在目

小康路上回看乡亲一个都没少

作者简介:孙立国,年生,笔名姚立国。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在新民村村民委员会就职。擅长古体诗,有现代诗在《参花》《吉林省农民作家作品选》《五月》《鹿风诗刊》《双阳文化》《暮雪诗刊》等刊物发表。获第九届长春市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征文大赛诗歌组一等奖。

作品

展示

故乡

张伯鸿

少年时,总想离开她

在外面闯荡

中年时,总想装扮她

慰藉她的心房

暮年时,总想亲近她

述说思念的衷肠

父母在世时

那里是我的每日想往

父母离世时,那里有我的

思念忧伤

心里装着的,总是她的慈祥模样

梦里再现的,竟是她的美丽盛妆

身上流淌的,都是她供给的血浆

我终生念念不忘的

全是她啊

一一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作者简介:张伯鸿,年生,笔名伯鸿,教师。长春南湖诗社成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刊物特约编辑。喜好文学,在网络媒体及纸刊上发表诗文多篇(首)。

作品

展示

人间大爱

李万学

化作风

在荒芜里裁出犁地的骏马

田野卷起了金色的麦浪

化作雨

滋润干涸的心田

孕育出群群牛羊落满山梁

化作一缕温情

驱除角落里的孤独

暖化了冰冷

唤醒了绝望

爱的路上

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搀扶着你我

手挽手

肩并肩

奔向人间幸福的康庄

作者简介:李万学,年生,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白山日报》《长白山诗词》《意文》等报刊发表诗文多篇(首)。

作品

展示

长春新区欢迎你

刘晶

曾几何时

这里还是一片庄稼田沼泽地

如今啊到处充满现代化的气息

快轨8号线疏通南北

龙湖大路横贯东西

新区管委会锁定了自己的坐标

奥林匹克公园也向世界张开热情的双臂

科技园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库存

长智光谷揭开了宇宙航天的奥秘

领秀蓝珀湖西派唐宋……鳞次栉比

实现了人们的安居梦想

吉大医院

解决了重大的民生问题

北湖湿地公园绿柳长堤

枫红残雪点染出水墨丹青

木栈道上踏出了仄仄的古风唐律

龙翔广场

巨龙祥云彩练当空

舞动的旋律在高呼

北湖欢迎你长春新区欢迎你

作者简介:刘晶,年生,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如烟旧梦》《服饰之王周成建》,其它作品散见于《吉林日报》《东亚经贸新闻》等。擅长古典诗词创作,尤喜长短句。

作品

展示

我爱我家

吕松军

家是一个提起她就温馨想起她就令人神往的字眼

家是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

那里有我们最亲爱的家人和最心爱的东西

家是每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社会

在这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

我爱我家是因为我的家是即一个温馨的港湾

又是一个快乐的驿站

即使我们的人生路上充满荆棘

但只要一回到家身后便是繁花似锦

我爱我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更爱我家里的每一个故事

我的家是个大家庭拥有三十几口人

住房面积约平米

好别致的一栋小楼室内设施先进现代化的装备一应俱全

她就坐落在南关区上海路号

我说的这个家大家一定会对其很感兴趣的

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永春社区

辖区居民的家

这就是给我温暖给我支撑给我帮助的家

这就是我的家即平凡又不平凡的家

这就是我的家既温馨又幸福的家让爱永驻的家

作者简介:吕松军,年生,企业退休职工。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与远方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桑榆文学社社长。著有文集《松涛》《回眸》等,近年有余万字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老年教育》《参花》《往事》《春风文艺》《长春文化》《长春老年教育》《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等多家报刊,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作品

展示

老庄的日子

温玉喜

阳光透过指尖

将掌上的老茧剥去

住进温暖的新楼

不再担心透风漏雨

日子如蜜甜醉了农民心

曾经的贫穷定格在历史书里

树上果子熟的亮丽

农家乐饭菜飘香四溢

天南地北的游客

沉浸在青山翠河水绿

山沟沟变成了聚宝金盆

六位数的收入是最有力证据

为了不让因病返贫

医疗保障是老百姓健康福利

卫生所设在咱家门口

柏油马路公交车直通市区

第一书记牢记使命

小康路上致富规划仍在继续

作者简介:温玉喜,年生。笔名温泉、白水等,国企退休职工。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在国内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至今已创作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和电影电视剧本一百多万字,多次荣获各类征文奖项。

作品

展示

四舅

纪海艳

四舅的兽药箱

已在风霜雪雨中沧桑

而四舅,总像一棵旺盛的白杨

时代的浪潮里

四舅的兽药箱足以承载富余

但他却贪得无厌

整日紧攥着厚重的科学养殖与种植类书籍不放

养猪、养鸡、制种、制肥,从此田间地头他不再只是路过

须臾,他又脱胎换骨

当之无愧成为一名村官

四舅的心胸

与田野一样旷达

他用虔诚的人格,携手村民奔小康

终于在荒芜的僻壤,在改革开放拓展的大地上

踏出一条宽广的阳光灿烂的治富途径

古稀之年的四舅

仍然是村上的领头羊

岁月凝刻在他脸上的沟壑

已被他建树的收获填平

身板,也被幸福生活喂养得年轻人一样健壮

作者简介:纪海艳,年生,笔名墨子,自由职业者。德惠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德惠作家》《德惠文苑》《德惠文化》《德惠惠风文集》《绿池》等。作品获“德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散文类一等奖,“长春好故事”文艺作品选拔活动小说类三等奖,“红心向党抗疫有我”征文诗歌类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作品

展示

秋天的早市

祝红

走进秋天的早市

空气里散发着诱人的甘甜

晨光在云雾里挥洒

一条人潮涌动的河流

两边盛开着耀眼的斑斓

那一车车白菜

似翡翠一般碧绿新鲜

那一箱箱苹果

像孩子白里透红的脸

那一堆堆辣椒

就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走不尽的长长市场啊

望不断千家万户的缕缕炊烟

她把满心欢喜兴冲冲拎回家门

他把五颜六色兑换成金色憧憬

这不正是我们红红火火的生活吗

繁华热闹的街道

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

人们用质朴和汗水书写春华秋实

幸福缀满又一个快乐的秋天

作者简介:祝红,年生,原国企职工。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理事。先后在《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中国质量报》《常州晚报》《作家》《春风文艺》《民间故事》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小说等百余篇。年出版长篇小说《婚姻突围》,获长春市首届君子兰文艺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星月夜》获第四届长春文学奖铜奖。

作品

展示

孩子

戚玉珠

看一眼

不曾忘记

你那期待的眼神环绕在我心里

望着你

顿生怜悯之心

你是女儿资助的第十三个孩子

首次见面

似乎早已相识

交谈中你露出久违的笑容

那么甜美那么惬意

生活的变故

失去父亲的悲伤

埋藏在你八岁幼小的心里

孩子,坚强些

爱的阳光同样洒在你身上

努力勤奋

不惧困难

好好学习

风雨过后见彩虹

美好的明天等待着你

作者简介:戚玉珠,年生,退休职工。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长春日报》《中国作家网》《长春晚报》《长春老年报》及桑榆文学社公众平台等报刊及网络发表作品若干。现为桑榆文学社公众平台校对。被评为“长春好人”,年被评为“最美长春老人”,年被评为“最美家庭”。

作品

展示

感悟今昔

张德才

曾经的三县交界

那些断头路

让我愁

曾经的一河之隔

无桥摆渡

让我忧

今天,一盘大棋

那通向我的最后一公里

已宏图筑就

田里的瓜果

山村的旅游

鼓满了乡亲的钱兜

小康

正在向我们招手

作者简介:张德才,年生,退休干部。长春作家协会会员,桑榆文学社成员。曾在《长春日报》《四平日报》《辽源日报》等报刊及桑榆文学社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

作品

展示

西江月?为精准扶贫助力

刘文辉

万众一心发展,千方百计扶贫。

责任担当为人民,贵在目标精准。

华夏振兴圆梦,躯身参与求真。

栉风沐雨往来频,牢记初心根本。

作者简介:刘文辉,年生,退役军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桑榆文学社编辑部部长,平台编辑。有作品散见于《春风文艺》《艺点文化》《长春日报》《长白山诗词》《长白山报》等报刊杂志和《光明日报》微刊等网络平台。

作品

展示

网购红心猕猴桃

吴玉珠

纤绒土布做衣裳,

绿果红心报素装。

鲜嫩馨香赢重爱,

甘甜酸软任君尝。

柔嫩香甜新样种,

味美新鲜品汁凉。

老少皆宜软入口,

储放方便果纸箱。

订货查找多家选,

琳琅满目精品商。

毛毛绒衣皮园状,

绿绿红心肉伴香。

勤摘巧售夫妻笑,

优选精挑老少忙。

网购刷屏忙快递,

田园农汉办微商。

作者简介:吴玉珠,年生,国企退休职工。桑榆文学社、胜春诗社、日新诗社会员。有作品在《春风文艺》《东方老年报》《日新诗刊》等报刊杂志及桑榆文学社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发表。

作品

展示

圆梦小康

辛艳梅

战胜贫穷就能迎来小康

这是祖祖辈辈的梦想

全民走上富裕路

这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

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

怀揣一把火,将前行的道路点亮

借你一双慧眼,寻找致富的方向

与你肩并肩、手挽手、帮你挺起脊梁

他(她)们奔走的身影总是那样繁忙

他(她)们扶志的开导语重心长

他(她)们拳拳赤子之心在胸膛

他(她)们用热血把青春丈量

感人的故事百姓传讲

百折不挠的精神还在发扬

一滴水折射了七彩光芒

千万万水滴奔涌出恢弘乐章

终于打赢这场扶贫攻坚的大胜仗

春风化雨,圆梦小康

这是平凡造就了时代的伟大与辉煌

作者简介:辛艳梅,年生,自由职业者。有诗歌、散文、小说、古体诗词等见诸于《吉林日报》《四平日报》《满族文学》《今天》《戏剧文学》等。有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在吉林省廉政文化“五个一”创作活动、“清廉家风故事”主题征文、“喜迎十九大、讴歌新四平”征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井冈山市委宣传部杜鹃文学杯“我身边的革命故事”全国主题征文等大赛活动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或提名奖。

审读:孙德伟

编辑:于柏秋

制作:李馨

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nr/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