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商报」

编者按

又是一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摩拳擦掌全力备战,各大品类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国潮风日渐盛行,非遗产品销售火爆;头部主播助力,外资美妆品牌花式打折;抢流量清库存,奶粉行业厂家全力出击。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双11”都是快递企业的练兵场。今年“双11”战线长,如何持续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成为快递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拉动超过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近年来“双11”过后的网购消费投诉也呈递增态势。为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网络消费环境,连日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等部门纷纷以下发文件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规范网络促销经营行为,从而有效拉动需求,补齐消费短板,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

多方发力

让消费者购物车更安全

本报记者彭婷婷

先涨价后打折、大数据杀熟、“定金”“订金”玩文字游戏、拉人组队比拼得红包、借“电商专供”提供品质不一的商品……你是否还在为“双11”网络促销活动的各种套路而烦恼?别慌!连日来,央地有关部门相继发布“双11”网络促销规定及消费提示,切实维护“双11”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为消费者的购物车系上安全带。

每年的“双11”电商购物节,总存在一些商家打着诱人的“特惠促销”“百万补贴”“满减优惠”“限时秒杀”等口号,以大幅度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然而,优惠背后也有不少套路。有消费者直言,“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

为此,相关部门多次发文提醒消费者、嘱咐商家,从多方面规范“双11”促销活动。如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近期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电商平台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要加强短信端口接入管理。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规范“双11”网络促销经营活动工作提示,从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等八方面内容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11”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中消协也发布“双11”套路提醒,包括不可迷信“低价”、直播购物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谨慎囤货避免浪费等。

各地也在持续加强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如北京要求各电商平台认真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切实保障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上海明确,各平台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依法依规开展促销活动,提升全过程服务水平。广东则召集16家重点平台企业召开行政指导会,对企业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予以提醒告诫。广西要求电商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因促销降低商品质量,借机以次充好等。

此外,除了管理部门严格规范、商家履行好主体责任外,消费者在网购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选择正规网购途径,仔细阅读促销规则,防止掉进部分不良商家设计的促销陷阱。特别是在遇到消费侵权问题时要敢于依法维权,保存好直播视频、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证据,可以向消协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络促销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电商平台应通过各种现代化工具提升流通效率、提高服务等来提升消费体验、实现客户承诺,而不应该利用技术手段等忽悠消费者。有关方面出手规范网络促销行为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浩兴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双11”是每年网络零售的高峰,有了落到实处的规范措施,市场才有机会向上发展。

事实上,也只有营造好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无忧无虑地买买买,才能有效拉动需求,进一步补齐消费短板,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今年以来,得益于各种规范措施落地,我国网络零售市场继续稳步向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50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对社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2.1%。

无疑,保护好消费者的购物车,就是在保护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长态势。

唯快不破

快递业上演『分钟级配送』

本报记者蒋永霞

每年的“双11”都是快递企业的练兵场。今年“双11”战线延长后,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充满了更多的挑战。怎样在这么长的促销时间内,持续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成为众多快递企业的重中之重。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最近快递企业都按下“快进键”,不仅与时间赛跑,而且疯狂抢占各种资源。

“双11”的快递速度,在第一波预售中得到最好的体现。11月1日,待第一波预售开始付尾款后,申通快递用9分钟送出了今年“双11”的全网首单;南宁邮政也用时10分钟完成了“双11”的首单配送;京东快递用不到10分钟时间将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送到;分钟级的配送不仅在城市可以实现,就是农村消费者在今年“双11”也享受到了这种服务。据悉,不到半小时,中通完成了“双11”快递进村第一单签收。

为了在网购旺季让消费者得到极致的速度体验,快递企业下了很大功夫。今年“双11”,众多快递企业依然选择将商品前置,不仅前置到仓,更是直接前置到配送网点。中通方面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今年“双11”期间,中通启动全国多个仓库,为品牌商家、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客户提供大促前置下沉、商品预包、绿色揽收等专属服务。中国邮政部分地方分公司也针对特定客户采用“预先下沉仓”的模式,根据商家预测提前将热销的商品储备在邮件处理和仓储场地。

此外,有些快递企业为了让速度更快,甚至提前将商品下沉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配送网点。记者注意到,今年“双11”除了申通、京东快递等最先开展网点下沉的企业外,就连德邦快递对预售货物也进行了前置网点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11”和往年相比,呈现出“时长量大”的特点,为了保证配送时效,防止爆仓,快递企业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且旺季到来后,快递企业还在进行各种资源的抢夺战。

在“双11”物流高峰期间,不少营业点都在急聘工作人员。记者在招聘网站看到有很多快递员招聘信息,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月薪过万、包吃住、五险一金等。可见,各大快递公司为应对“用人荒”展开大战。

除了忙着抢人,为了能够及时将快件送达,快递企业还要忙着抢快递柜。“双11”期间,快递柜爆仓事件时有发生。去年“双11”期间,甚至有快递网点安排专人睡在快递柜旁边占柜子。今年“双11”,末端快递柜资源依然稀缺,为此,一些企业更是先下手为强。据悉,圆通快递在部分地区竟然想出提前租快递柜的办法。圆通快递与负责快递柜的第三方公司达成协议,按月包下一定数量的快递柜,同时增加一些“临时性驿站”。

今年“双11”,快递小哥的合法权益保障也备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goudasai.com/wgdsch/11179.html